![]() 臉友提問:「孩子甚麽也 keep,不願丢,how to handle, pls teach me, thanks」 Phyllis 答: 針對很愛囤東西、但還不到囤積症程度的人,我的方法是「限制收納區域」。 曾有愛書人在講座結束後問我該怎麼辦?我的建議是,「真的那麼愛買書又捨不得丟的話,不妨替書本指定一個專屬區塊,例如某一面牆。你可以在那面牆前立滿書架,然後把它擺到滿為止。但你不能在其他任何地方亂擺書本,而且一旦書架滿了,書本就必須一進一出,否則不能再添購任何新書。」 唯有意識到收納空間的上限,才有可能不讓收納失靈。 同理,如果我家有這種小朋友的話,我會對他說:「玩具只能放在這個收納櫃的最下面兩層抽屜,不能放在別的地方。你要囤多少都可以,有本事就塞進去,可是不能超出這個範圍。」 當然,盡量塞的結果就是有些玩具會被壓壞,有些外盒會被擠扁....而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讓孩子知道,如果他們不珍惜玩具,不給玩具呼吸的空間,那麼玩具也會生病、罷工。等孩子真的哀哀叫了,就請他們一一替那些玩具分類(例如:寶貝、經常玩、不常玩、不確定要不要、不會再玩),或是從最喜歡的排到最不喜歡的,再依重要性將它們擺進指定的抽屜裡。 在不想擠扁心愛玩具的情況下,一定會有一些放不下,這時不妨問問孩子可以怎麼做,或許就能引導他們主動提出「清掉一些不是那麼喜歡的玩具」的做法了。與其代替他們整理或是命令他們清掉,不如讓他們在思考之後自己提議清掉。用命令的,孩子通常會心生抗拒,日後也比較容易故態復萌。 要再三提醒的是,千萬不要擅自丟棄家人的物品,請先做好溝通。孩子的物品也一樣,請尊重對方的物權。我不是什麼教養專家,本身也沒有小孩,但我覺得最好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室內空間是有限的,所以「整理很重要」、「分辨需要和想要很重要」。 相關新聞:【母子反目動畫】心愛模型 被媽媽當玩具丟
0 Comments
(承前文)在歷時一個月,每次約 6 小時,共計 18 小時的陪同整理後(每次間隔兩週,以免老人家的被剝奪感太大),退休裁縫師家中的雜物間總算恢復了秩序。雖然最終呈現的結果不盡理想,但他初步願意丟到這個程度,他的家人和身為整理師的我已經很滿意了。 這個案子最初呈左圖的樣子。第一次整理時,我們從雜物間中清出大量客人留下的陳年布料和裁縫半成品,並將布料分類後逐一打包。第二次整理時,我們先將樓下裁縫工作室內的老舊收納櫃和大批雜物清除掉,再將還找得到主人的布料從家裡挪去工作室,然後將無主的布料全數送給回收商。這次整理,我們繼續將雜物間裡尚未整理的衣物一一拿到裁縫師的妻子面前請她取捨(裁縫師本人還是無法面對,只好授權妻子執行),並清空了最內側的兩個五斗櫃,最後連不堪使用的老舊五斗櫃也一併捨棄。 雜物間裡最多的東西是衣服。裁縫師本人很愛買,據說看到親友穿新衣,就想跟著買一、兩件同樣的,雖然他經常買了就忘了,有些根本沒穿過。他的妻子則企圖保留過去 40 年來老公親手做給她的衣服,因此雖然已經清掉許多,但初步保留下來的還是非常非常多,更別提他們的主臥室內還另有衣櫃。經過討論並得到同意後,我們立刻請附近的水電師傅在舊吊櫃下方安裝吊衣桿。原本裁縫師的妻子只想釘一根吊衣桿,但我目測衣物總量,認為兩根都不見得夠掛,她只好同意安裝兩根。 水電師傅施工結束時,攤在客廳桌椅上的大量衣物也差不多整理完畢了。我們將保留下來的衣物全數掛上後,裁縫師的妻子這才發現,有些同款同色的衣服她居然買了三件。我要求她以兩根吊桿為衣物的收納上限,請她日後務必將旁邊塑膠整理箱內的衣物也清空,她說她也希望如此,不過她認為雜物肆虐的主因還是出在老公身上。至於那些故障電器,則是在詢問水電師傅修理費用後,直接決定捨棄。 工作接近尾聲時,我要求裁縫師的女兒將木板隔間牆上的所有鐵釘全部拔除。依我的觀察,這個家中到處都是為了掛塑膠袋和各式雜物而隨手釘上的釘子,而且袋子一旦掛上就會被遺忘。因此,我要求他們別再亂釘任何釘子了,這麼做既破壞牆面也無助於維持整潔。如果那間房子是個人,它應該會對體無完膚的自己感到難過吧!以下是這次的整理圖輯: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January 2017
|